你有没有想过,太阳每天到底会照耀你多久?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隐藏着不少气象学的奥秘。日照时数,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词汇,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也关系到我们的心情和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日照时数的秘密,看看它一般是多少,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日照时数,简单来说,就是太阳实际照射到地面的时间长度。这个概念听起来简单,但它的测量却需要精密的仪器和科学的方法。气象台站通常会使用日照计来测量日照时数。这些仪器种类繁多,从暗筒式日照计到聚焦式日照计,再到现代的光电日照计,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测量原理。 暗筒式日照计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仪器,它通过一个圆型暗筒上的小孔,让阳光射入筒内,使筒内的感光纸留下感光迹线。通过这些迹线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日照时数。聚焦式日照计则利用太阳光经玻璃球折射聚焦,在日照纸上留下烧灼的焦痕,根据焦痕的总长度来计算日照时数。而光电日照计则更为先进,它通过测量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当辐射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就会记录下时间,从而计算出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天气状况和地形地貌。 地理位置是影响日照时数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纬度越高的地区,日照时数越少。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高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例如,北半球的夏季,北方的日照时数通常比南方要多,因为太阳直射点更靠近北方。 天气状况也是影响日照时数的重要因素。阴天或多云的天气会大大减少日照时数,因为云层会遮挡阳光,使得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相反,晴朗的天气则会增加日照时数,因为阳光可以毫无遮挡地照射到地面。 地形地貌也会影响日照时数。例如,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朗天气多,所以日照时数多。而四川盆地因为水汽多,受地形限制,所以多云,日照就少。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日照时数差异很大。一般来说,中国的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形势是东南少而西北多,从东南向西北增加。具体来说,中国主要分为四个区域。 第一个区域是锡林浩特、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一线以西北的内陆地区。这些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普遍在30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最多的地区。例如,拉萨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被称为“日光城”,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 第二个区域是青岛、兰州一线,即北纬36以北地区,除了东北的北部和东部以外,日照时数都在2600小时以上。这些地区因为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数较长,所以总日照时数也比较多。 第三个区域是秦岭淮河以北和青藏、云贵高原东坡以西的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都在2200小时以上。例如,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朗天气多,所以日照时数多。 第四个区域是淮河、秦岭以南,青藏和云南高原东坡以东的地区。这些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多在2000小时以下,是我国少日照地区。例如,四川盆地因为水汽多,受地形限制,所以多云,日照就少。 日照时数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光照时数不足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例如,小麦、玉米等作物在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日照,如果日照时数不足,就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因此,农民在种植作物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日照时数来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时间。例如,在日照时数较多的地区,可以选择喜阳的作物品种,而在日照时数较少的地区,则可以选择耐阴的作物品种。 日照时数不仅影响农业生产,也关系到我们的健康。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非常重要。如果长期缺乏阳光照射,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此外,阳光还可以改善心情,缓解压力。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可以促进大脑分泌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的神经递质。因此,多晒太阳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情,缓解 日照时数的定义与测量
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
中国不同地区的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与农业生产
日照时数与健康
P
产品目录
PRODUCT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

维密圈官网登录 - 安全快捷,畅享明星网红独家内容
联系人:李经理
联系电话:15666887396
QQ:2248893324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光电路155号光电产业加速器(一期)